close

在諸多DC作品被停播的情形下得以保留,再加上各界知名人士對這部片的一致好評,讓觀眾都忍不住將期待值拉到最滿(雖然飾演男主角的演員有點......)。正式上映版的"閃電俠"(據說跟試映版的內容有點不太一樣),確實在DC電影宇宙中算上乘之作,然而被稱為神作還是稍微有點過譽了。當然不是說這部只是單純的爆米花電影,它有商業化的娛樂性,也有令人省思的劇情,但故事深度方面就不是這麼足夠了。

 

現代電腦特效的進步,讓許多只存在在漫畫的英雄超能力得以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因此如果電影只是呈現閃電俠跑很快,那就不夠意思了。藉由主角周遭的畫面扭曲再變成模糊的處理,將擁有超越光速的男主視覺詮釋得很到位。然而時空盅的特效充滿了難以言表的廉價感,質感甚至不如一開頭的嬰兒拯救行動。儘管如此,畫面調度還是值得在IMAX銀幕上一看的,雖然動作場面不見得最炫目,但還是能感受到誠意所在。

 

除了閃電俠本身,致敬的部分更是本片的另一個大重點。拜多重宇宙(方便)的設定,讓不同版本的蝙蝠俠得以出現在同一部片裡,除了預告裏頭出現的班艾佛列克跟米高基頓外,還有許多讓觀眾意想不到的客串,特別是其中的某幾段彩蛋不只服務DC粉絲、甚至是資深電影迷才會知曉的夢幻彩蛋也出現在裏頭,只能說是妙不可言。然而,雖然班艾佛列克跟米高基頓的蝙蝠俠氣場絕對十足且各有千秋,卻也給人一種只是為存在而存在的感覺。超少女的初登場儘管說不上亮眼,但短短的露臉時間便展現了具體個性跟驚豔的打鬥。至於薩德將軍......更淪為劇情背景板,不過倒勾起了觀眾對"超人:鋼鐵英雄"的回憶。

 

致敬和與DC電影宇宙連結的地方很多,但當然故事本體仍落在閃電俠身上,單獨來看不至於看不懂故事。雖然"正義聯盟"裡閃電俠有點像是氣氛調和劑(無論溫登版還是史奈德版都是),可其實這個角色也有著許多超級英雄同樣也有的悲傷。不但職業選擇的原因來自小時候的悲劇,生活上的處境更有著與能力大相逕庭的反差安排。伊薩米勒的詮釋無論在內心空洞、兼差英雄的貝瑞艾倫,還是和家人一起健全長大成了小屁孩的貝瑞艾倫都相當到位, 他的表演風格的確讓閃電俠這個角色在大銀幕立下一個象徵性的定位。但是,故事方面有些簡單,不但少了複雜的刻畫,劇情發展也很容易預測(哪怕是完全沒接觸過漫畫"閃點"事件的觀眾也能猜到後面的反派是誰),這點算是本片離神作稱號的那一段距離。所幸的是,情緒醞釀和釋放的過程鋪陳得很到位,哪怕你明白後面主角會做出什麼選擇,還是很容易會被伊薩米勒的表演跟醞釀出來的氛圍給惹哭。

 

"閃電俠"本身劇情有些俗套,甚至那些致敬片段(或是華納宣揚自己擁有多少版權)都比正片精彩,可不但有將這個角色的故事線收束,還開啟了後續DC電影宇宙重新改革的可能性。只可惜這是最後一次,查克史奈德版本的正義聯盟亮相了。

 

PS:薩德將軍的os:妳的武功高強,可惜江湖經驗不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閃電俠 伊薩米勒
    全站熱搜

    john7809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