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萊塢不少作品都是取材自史蒂芬金的著作,特別是作者筆下,那些細膩描寫的恐怖小說更是熱門題材,當然是不是每部改編作品都好看就見仁見智了。"牠"在1990年時曾改編成迷你電視影集,已造成一些害怕小丑的風潮。儘管敝人沒完全看過影集,這次電影版營造的恐怖氛圍讓前部看起來像是喜劇一樣有趣,無須過分的渲染血腥跟特效就能讓電影院的觀眾體驗如坐針氈的恐懼。(而且相隔27年,正好符合潘尼懷斯出沒的週期......)

 

喬治在一次下雨天遊玩時遭遇小丑潘尼懷斯,從此下落不明。一年後哥哥比爾仍為此感到愧疚,與同伴們繼續尋找弟弟喬治,但小丑也開始利用心理的恐懼一個個找上他們。奇怪的是,失蹤兒童越來越多,小孩都明白德瑞鎮很不對勁,但大人彷彿視若無睹般毫不在乎......

 

敝人蠻欣賞本片營造恐怖氛圍的方式,不單單只是靠音效或是鬼怪突然迸出來的畫面,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令人害怕的情境(例如有人怕黑等)來做連結,這種帶入生活感的不安因素讓恐懼感更加提升。另外一點,這部的驚嚇模式跟"厲陰宅"系列有異曲同工之妙,先是嚇完一回以後再引出更大的驚嚇點,加上嚇人的方式多元不容易預料,使觀眾腎上腺素飆高的意圖相當明顯。血腥程度比影集版稍多,但沒有到賣弄血漿的程度,反倒更像是走"鬼店"般的意識流型態。

 

儘管驚嚇程度頗高,但也不是無時無刻都在嚇人,穿插在其中的是主角群之間真摯的友情還有不太尋常的日常生活。雖然小丑潘尼懷斯的由來沒有特別講明(後面一小段會有敝人的猜測,但續集應該就會揭曉了...對,有續集沒錯),不過有說它靠著吸食兒童的恐懼為生,會利用每個孩子心中最畏懼的東西下手。主角群的每個人確實有弱點讓它有機可乘,心靈創傷、害怕的人事物,還有關愛到有問題的家庭等都成了使他們崩潰最好的武器(說真的有時感覺那些家長比怪物還可怕),但每個人靠著互相扶持的友誼萌生的勇氣對抗邪惡,不只看了暖心也會對他們的關係有所感動。而在尋找邪靈之餘他們的生活則是走青春群像劇的氛圍,互相打屁的損友日常、一同反抗路上的惡霸跟小小萌發的愛慕之情(有段看起來根本"那些年"的感覺......),像極了你我可能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過的過往,觀眾能更容易對角色投入感情進去。

 

"牠"比較適合給喜歡恐怖片又希望看精彩劇情的觀眾,當然恐怖片迷也不會失望,只是要有不是從頭嚇到尾的預期心理。聰明的是這次的改編不像影集用三個多小時講完一整本小說,而是集中描寫主角青少年初次遭遇小丑的時期,可以更深入的刻畫角色間的心境。

 

PS:片中小孩唱的童謠感覺超適合當手機鈴聲~(X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史蒂芬金
    全站熱搜

    john7809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